一、课程设计背景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学校,地处五里社区智造局创意园区内,是继区八号桥创意园区第一期之后,黄浦区着力打造的八号桥二期,像洛可可、益空间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由此,我们将课程资源的触角延伸至校区周边,充分挖掘利用周边在地资源,与学校现有课程做有机的链接,使学校课程更为丰富。
专业人员加入,与园内企业联手。学校做课程经常是以教师的特长、经验来开设和实施的,有时会面临专业力不足。可否借力企业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知识,更广阔的实践基地。2015学年起,学校就利用周五下午学生快乐活动日率先探索与创意园区内的企业联手打造校本课程,引入上海芷澜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设的“芷澜自然课堂”。校企联手共建课程,打破了学校课程壁垒,让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无疑让学校课程有了更强的专业话语权。
学习场地位移,与学生创智相连。将学生学习的课堂搬入企业内部,实现学习场地位移,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的一个突破点。引进专业师资,体验专业学习空间,让孩子们能身处不同的场地,在特定的地点开展学习,既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创意思维,又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也是跨界合作课程研究的一次新尝试。
二、课程理念
“芷澜自然课堂”的设计契合学校课程开发理念“多经历,漫成长”,意味着让我们的学生多方位的体验生活,感受世界,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收获与成长。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作为学校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整合探索的一项课程,课程内容以一个个主题探究活动串联,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探究体验、动手实践。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 【亲近自然 动手拾趣 回归成长】
聚焦“经历”,加强选择性,增设丰富性,凸显学校特色。课程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生多经历多维空间发展的课程立方体,以课程实施启迪学生智慧,为学生睿智成长创造无限可能。
1、养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乐于尝试、主动探索的精神,知道尊重事实,在研究过程中能专心致志、耐心细致、有始有终。
2、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初步学会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研究的方法和设计简单的研究步骤。
4、经历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初步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