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阶段评价课研讨
发布日期:2020-05-01 14:37:59    作者: 邱岳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杨婷老师进行主题发言

 

2020年4月27日下午,黄浦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及区骨干教师齐聚线上平台,参与了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阶段评价课研讨”联合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由黄浦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戴正青老师主持。上海市英语教研员、英语特级教师祁承辉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参与了本次活动。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研修组组长傅璟老师也带领团队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上海市空中课堂一年级下学期Module 1 Module 2 Assessment一课作为研讨案例,探讨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阶段评价应该如何进行设计与实践。该课的执教者——来自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的杨婷老师,以《在线教学背景下低年级评价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这一课的设计与实践。杨老师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聚焦评价的目标、过程和方式三个维度大家介绍了本课的教学设计尝试。“目标”维度,杨老师依据《评价指南》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目标制定。其中,“学习习惯”聚焦观察、倾听、模仿三个习惯。而“学业成果”维度的评价则围绕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展开。同时,编制双向细目表,每个题型不但有匹配的学业成果相应目标,也匹配有相应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目标,从而让评价的总目标能够有效地通过各项评价活动予以完成。在“过程”维度,杨老师借助Alice的生日”这一主线串联六个单元核心内容同时将这一评价语境文本紧密贴合,每一个评价文本和活动的出现都契合语境、烘托语境,在自然无痕评价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语用范本。“方式”维度,杨老师引入了指向年龄特征的评价引领人物Supergirl学生熟悉的教材角色饰演的评价参与人物。评价引领者负责评价指令和评价结果的发布,评价参与人物以及一些画外音为学生提供活动范例,而教师除了负责语境中串联、说明和共情,也会提供一些解决任务的思路和策略。评价角色的分工与定位,语境与评价的并行,意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促进其今后的学习。随后,老师们共同观摩了这堂线上阶段评价       

互动研讨环节,来自卢湾三中心小学的区骨干教师聂一村和来自黄一中心小学的区骨干教师赵健两位老师进行了观后发言。聂老师深受杨婷老师本课的启发,认为今后在设计评价课时,可以参考杨老师的案例进行设计而赵老师用了三个“惊叹”进行表达,认为杨老师无论在大环节还是小细节的把握和设计上都堪称完美,。

之后,市教研员、英语特级教师祁承辉老师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表达了对于所有老师的感谢感谢大家在教学第一线,为成千上万个学童奉献自己的智慧,为更好地持续地推进小学英语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接着,祁老师通过他自己对于本次空中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引申教师对于评价,特别是对于综合评价活动的一些认识。他指出虽然现在是在线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场景,但是,我们设计的、探讨的,应该是为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这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并能主导自己的学习,使其成为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祁老师引导老师们明确,这样一种概念,有别于关于英语学习的评价,它不纯粹是一种甄别、是一种选拔,而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观,这评价的“职责”,也就是评价的“功能”所在。最后,祁老师认为,杨老师执教的这一节综合评价活动课,在评价目标方面的设计较好体现了三维并进的特点,它既有明晰指向两个模块下学生在知识单元学习内容的覆盖性检测预设还有指向学生兴趣与学习习惯的目标预设,更有类似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法指导的设计。杨老师在本课时评价内容方面的设计体现了练、评、教融合的特点。杨老师在评价过程方面的设计也体现了张弛有度的特点。此处的是部分活动学生是在教师特的活动区域内亦步亦趋的尝试探索,指的是学生利用教师在课内或即时给予的学习方法指导展开自主的一种参与活动自我评价。祁老师指出,本次在线教学中创造性地推出‌‌复习课和综合评价活动课这样两种特种课型,‌‌动机之一就是希望所有老师‌‌能够把常态教学当中‌‌日常执行与研究的主题,在这一特殊场景下‌‌进行尝试和深入的思考,‌‌从而有助于老师在后续更好地理解‌‌与传递“融与教、教评合一”。

最后,区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研修组组长傅璟老师代表黄浦区小学英语教师向祁老师表达了感谢,感谢祁老师对于我区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性指导,在我们区的复习课和评价课探索过程中,从教案设计框架的搭建,到具体内容的实施,都离不开祁老师精心的指导。傅老师指出,两周前的复习课研讨,和本次评价课研讨,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通过杨婷老师的这一课例,老师们应该思考以下几点:第一、在设计评价课的时候,评价目标需要考虑两个立体的纬度,一是评价的三维,即兴趣、习惯和成果,二是基于教学基本要求制定双向细目标。第二在设计评价课时,要考虑语境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如杨老师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统整了前面几个模块的语境,关键之处还在于她合理安排了评价内容,使其在这个语境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即评价内容在该语境中需要体现它的语言功能。第三、活动如何推进。本课没有纸笔评价的形式,评价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以活动来推进整个评价过程。因此,更要关注学以致用。

最后,傅老师指出空中课堂每一课背后都承载了每一区域团队教研员和老师们的用心付出,都离不开市级专家的指导,都包含了团队的共同思考。傅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机会,同时,关于研讨之后的思考、实践和改进对所有人来说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