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活动在师专附小举行
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和学科素养发展重点,针对当前小学自然教学中的问题,为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进一步开展教学的研究。10月29日下午,黄浦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活动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黄浦区小学自然学科近两年一贯坚持的“运用结构性认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主题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黄浦区自然教研员、师专附小校领导以及各校的自然教师代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项内容。首先,师专附小自然教研组围绕教研主题就应用结构图进行关联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教研活动展示。组内钱宇婷老师、陈泉昊老师以及耿笑笑老师三位老师以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昼夜与四季”为例,分别从概念图的建构、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四个方面对如何运用概念图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研讨。
接下来,基于以上对单元的整体设计,耿笑笑老师执教了第三课时《春夏秋冬》,由区分春夏秋冬特征最科学、最明显的方式——气温入手,带领学生探究了在春夏秋冬中动物、植物、人类活动和天气特征各不相同。除了知识层面的认识,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还知道了可以用循环图示法表述春夏秋冬是周期性变化的,提升了表达能力。此外,耿老师的课堂活动中还渗透了分工明确可以提升学习效率,遇到不同观点时可以寻找证据来支持观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高,对活动探究兴趣浓厚。
在耿老师的说课之后,观课老师们进行了评课,交流了对于本次师专附小教研活动的展示以及耿老师对于教研活动内容的落实所执教的课的感想,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好建议。
最后教研员张瑞芳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张老师指出,平时各校开展教研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主题开展。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与设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