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下午, “附小论坛”又一次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拉开帷幕。“附小论坛”以研修主题为抓手,着力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养的提升。本次亮相的是学校英语教研组团队,其研修主题为“指向创新素养的单元视野下的英语说话与写话”。本次研修活动由学校教导副主任徐琳老师主持,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施嘉平老师莅临现场指导。
本次“附小论坛”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团队进行了微报告《指向创新素养的单元视野下的英语说话与写话》。在报告中,几位教研组长介绍了该研修主题的探索背景。它源于学校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前期成果以及“区创新教育标杆校”荣誉后的持续前行。随后又从学科的角度,对“英语说话与写话”能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做些什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实践经验。其中,低年级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说话;中高年级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和“项目驱动”,促进学生写话。不同的实践经验中,蕴含着相同的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追求。随后,孙轶伦老师执教的一节<4BM2U1 Sports>研讨课,采用非常规的教学方式,将多维度的问题思考、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问题解决策略融于课堂之中,展现了英语教研组将创新素养培育及英语写话教学互相交融的努力。
施嘉平老师在点评中,对师专附小英语教研组的尝试给出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这一尝试和即将出台的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切实将学校“求知 求异 求新”的创新素养维度学生培育目标和课堂教学进行了融合。在课堂上,她看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改变。在她看来,英语教研组追求“求知 求异 求新”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从“想说、想写”到“可说、可写”,再到“会说、会写”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为学生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从师专附小英语组的介绍和课堂展示来看,创新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落地是有可能的。
专家的肯定是对英语教研组的鼓舞,也是对将创新素养培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每位师专附小老师的鼓舞。相信通过教学目标与创新素养培育目标的链接、教师教育教学策略的改变,师专附小的每位教师都能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